臺灣的藝術史研究
2013-08-09
- 點播次數:124
-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 出版日期:2011-10-15
內容簡介
本文將針對近五十年來藝術史研究在台灣的發展作一個回顧性的觀察, 而且, 由於自己也身涉其中, 這個回顧也有一點個人性的反省意味在內。在進行這個工作之時, 我基本上利用林麗江教授在2008年為國科會人文中心所完成的〈台灣地區近五十年來的藝術史研究〉中所搜集的大量資料及分析討論作基礎, 並由之試圖交待台灣在戰後之藝術史研究發展過程中, 曾經產生重要作用的幾個因素, 以便呈顯這段學術史的若干面相。經過大致的歸納之後, 本文將綜合地討論四個項目, 來說明我們今日之所以有此成果的緣由。前三者是就其淵源來談, 分日治時期的學術遺產、戰前中國學術之繼承、西方學術理論之引入等, 這可說是形塑台灣此段發展的三股主要力量。第四個項目則為此研究發展進行之場域, 即有關學術機構建制的問題。它的影響作用, 雖不直接關係到研究之具體內容, 但對較為整体的研究走向, 卻也產生過不亞於前三者的重要性。 在回顧的過程中, 本文亦將由學術資源之優勢與困境的角度, 提出個人對台灣在這五十年來一些較為突出之研究成果的觀察, 並從國際藝術史界的整體環境中試圖評估其可能之意義。評估的對象將選擇中國書畫史、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國宗教藝術史及台灣美術史等四個領域中的一些具體項目作代表, 其他領域因各自發展狀況條件有別, 無法全部納入。最後, 本文也希望反省, 究竟台灣在這五十年來的藝術史研究中形成了什麼樣的學術傳統? 這對我們的未來發展而言, 應是一個不能不深加思考的問題。